陜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指企業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規定,經過嚴格的評審程序,被認定為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這一認定不僅是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權威認可,更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
企業申請陜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
稅收優惠: 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10%的優惠政策,即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顯著降低企業稅負,提升盈利能力。
資金支持: 高新技術企業可優先獲得政府各類專項資金、項目補貼和貸款貼息等政策支持,為企業研發創新和擴大生產提供資金保障。
品牌提升: 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是企業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的有力證明,有助于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客戶和合作伙伴。
人才引進: 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人才引進、落戶、住房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入,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上市融資: 高新技術企業是資本市場青睞的對象,認定后可提升企業估值,更容易獲得風險投資和上市融資機會。
代辦陜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好處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流程復雜,涉及材料準備、申報提交、專家評審等多個環節,企業自行辦理往往耗時費力,且容易因不熟悉政策而導致認定失敗。選擇專業的代辦機構可以為企業提供以下便利:
專業高效: 代辦機構熟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和流程,能夠為企業提供專業的咨詢和指導,幫助企業高效完成材料準備和申報工作,提高認定成功率。
節省成本: 代辦機構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能夠幫助企業規避風險,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降低認定成本。
省心省力: 企業只需提供基礎材料,其余工作均由代辦機構完成,企業可以專注于自身業務發展,無需為認定事宜操心。
如何選擇陜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代辦機構
選擇一家專業可靠的代辦機構是成功認定的關鍵。企業在選擇代辦機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資質齊全: 選擇擁有相關資質和經驗的代辦機構,確保其具備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
案例豐富: 了解代辦機構的成功案例和服務客戶,評估其專業實力和服務質量。
收費合理: 對比多家代辦機構的收費標準,選擇性價比高的服務機構。
服務周到: 選擇服務態度好、溝通順暢的代辦機構,確保合作過程愉快順利。
大通天成可以代辦陜西省轄10個地級市為:西安市、銅川市、寶雞市、咸陽市、渭南市、延安市、漢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陜西省轄7個縣級市為:旬陽市、韓城市、興平市、子長市、神木市、華陰市、彬州市。
(一)成立時間要求
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的居民企業 。
(二)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 專利:發明、實用新型、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 ? 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 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 軟件著作權
(三)產品(服務)領域范圍
國家重點扶持的高科技領域電子信息
生物與新醫藥
航空航天
新材料
高技術服務
新能源與節能
資源與環境
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四)科技人員及研發人員比例
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五)研究開發費用
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創新能力評價綜合指標70分以上
知識產權≤30分
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20分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
企業成長性≤20分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申報程序見下圖:
(一)自我評價
企業應對照《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進行自我評價。(見結尾文件鏈接)
(二)注冊登記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網址:www.innocom.gov.cn),按要求填寫《企業注冊登記表》,并通過網絡系統提交至認定機構。
(三)提交材料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并向認定機構提交下列書面材料: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②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相關注冊登記證件;
③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科研項目立項證明、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等相關材料;
④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相關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相關材料;
⑤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
⑥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⑦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⑧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
(四)專家評審
認定機構收到企業申請材料后,根據企業主營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所屬技術領域在符合評審要求的專家中,隨機抽取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評審。
(五)認定報備
認定機構結合專家組評審意見,對申請企業申報材料進行綜合審查,提出認定意見,確定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報送時間不得晚于每年11月底。
(六)公示公告
經認定報備的企業名單,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10個工作日。無異議的,予以備案,認定時間以公示時間為準,核發證書編號,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企業名單管理。
(七)后續管理
企業申請成功后,有效期是三年,期間可直接享受稅收優惠,目前無需稅務備案登記等手續。注意每年5月底前需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報送年度發展情況報表,包括知識產權、科技人員、研發費用、經營收入等信息。如果企業兩年未按時報送,將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盡外,企業需持續關注研發投入,保持研發投入占比符合要求,做好知識產權年度申報工作,對自身的科研項目系統性管理,并登記研發輔助賬等日常維護工作,為期滿后復審做好準備。
1、政策了解不透徹
不僅是高企申報本身,還有申報所需資質的申請政策也在不斷變動,企業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這些五花八門的政策。
2、財務核算不規范
高企審查第一階段就是地方科技、稅務部門初審,這里出問題都到不了專家手里。然而許多企業的財務核算并不規范:研發費用含無形資產攤銷金額,財務報表中無無形資產、會計報表沒有研發核算、多個研發項目的研發經費雷同、研發費用大于管理費用等,另外要各類報表數據不一致也是個大問題。想要搞定財務核算,絕對要經歷一番大折騰。
3、知識產權難申報
部分企業是純粹為了申報高企而報專利,全部是實用新型,報的專利技術性不強,造成了知識產權與研發項目和產品的關鍵技術完全不搭。
4、成果產品無關聯
2023年重點關注科技成果轉化,不僅要求年平均轉化5項以上,還需要將企業的科技成果進行描述,要描述出技術成果是什么,怎么轉化的,應用在哪個產品中,應用的效果如何,是否產生收益,并且做到一一對應,很多企業在此處吃了虧,且不說數量,首先知識產權跟項目和產品嚴重不匹配,明明成果與產品不相關硬要扯上關系,這就很難過關了。
5、項目研發不科學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的項目需要符合高新申報領域的要求,且因為評價指標中對科技成果轉化有數量要求,因此要求企業對研發項目進行科學的設計和安排,一方面滿足實質的高新技術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滿足數量的要求。
6、產品挖掘不到位
對研發項目與產品的技術說明和證明材料的整合與挖掘不到位,在申報過程中出現對產品描述不清,技術性不強,佐證材料五花八門的情況。
7、企業人員資質弱
科研人員比例不達標、科技研發人員社保未購買、研發人員不滿足183天、人員花名冊的結構不合理、研發機構名稱與管理水平中的文件存在矛盾、研發費用中的研發人員工資與人員花名冊中的人員數量存在矛盾等,都是需要下大功夫整理和調整的。
8、材料編寫缺經驗
例如,申報人員不了解最新政策,不能做到整理材料有的放矢;不具備撰寫任何技術資料的能力,不能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出企業的技術創新性;資料審核和上傳不嚴格,漏洞百出等。
1、數據錯誤防范
主要情況表中的數據,如凈資產、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研發費總額等易出現抄錯現象,這些數據應與專項審計報告及年度審計報告數據嚴格相符。
若出現不一致情況,企業需詳細提供說明,解釋清楚差異金額及產生原因,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與一致性,避免因數據錯誤影響申報結果。
2、人員安排問題處理
①個稅社保合規
部分企業因業務繁忙可能存在部分員工未申報個稅或繳納社保的情況,而高企申報需提交這兩項材料中的一項。漏報企業應在專業指導下盡快補報,確保員工個稅社保申報繳納的完整性,否則未申報的員工不能算作企業員工,員工人數過少將對高企申報產生致命影響。
②員工數量考量
企業員工數量在高企申報中具有重要意義,過少的員工數量可能導致企業在科技人員占比、研發能力展示等方面難以達到要求,企業需合理規劃員工招聘與配置,滿足高企申報對人員數量與結構的要求。
3、專利問題解決
①有效性確認
申請認定時專利的有效性以企業申請認定前獲得知識產權證書或授權通知書,并同時提供繳費收據為依據。企業需提前規劃專利申請與維護工作,確保在申報時專利處于有效狀態,避免因專利有效性問題導致申報失敗。
②時間規劃策略
知識產權出證時間一般從提交起約 6 個月,而高企申報有時間節點要求,如一般第一批申報時間在五、六月份,若企業一月份才開始準備知識產權可能因出證時間錯過申報。
企業應合理安排知識產權申請時間,提前規劃布局,在保證專利質量的前提下,確保能在申報時及時獲取有效專利證書,同時合理安排可避免因加急申請專利而產生額外費用。
綜上所述,關于陜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怎么辦理文章,如果您需要辦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或者想更多咨詢問題,請聯系大通天成在線客服。也可以撥打我們的電話133915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