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網1月12日消息,國新辦今日就2021年知識產權相關工作統計數據舉行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兼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胡文輝表示,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主要包括幾方面:
一是擴大知識產權的質押融資,助力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中國銀保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啟動了為期三年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進一步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對中小企業的覆蓋面,力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能夠惠及“百園萬企”。2021年,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為3098億元,其中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性貸款惠及企業達到1.1萬家,占到整個惠企總數的71.8%。
二是聯合開展專利轉化專項計劃,支持專利技術在中小企業的轉化運用。聯合財政部組織實施為期三年的專利轉化專項計劃,促進高校院所創新成果在中小企業實現轉化運用。目前,共有30個省份啟動實施專項計劃,推動進一步深化政策措施,惠及更多中小企業,其中有8個省份獲得了首批獎補資金。
三是加大中小企業培育力度,著力提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鼓勵中小企業貫徹實施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面向中小企業加大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的培育力度,共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5729家,其中中小企業占比超過76%。這些中小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平均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等相關指標均高于全國企業的平均水平。
四是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指導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建設,推廣應用《專利導航指南》等系列國家標準,推動建立專利導航決策機制,有效服務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加強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便利化、高質量的商標品牌指導和服務。同時,深入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圍繞知識產權服務業吸納就業創業、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惠企助企等重點任務,指導和支持各地開展線上線下各項活動近萬次,惠及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市場主體超過了15萬家。加快知識產權綜合服務窗口建設,實現知識產權服務的“一窗通辦”。
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采取多項措施,助力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