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的發達因互聯網引起的問題越來越多,尤其是因網絡知識傳播知識產權問題備受爭議,無論是有意或無意網絡侵權現象頻發,導致如今網絡知識產權得到不相應的保護,主要還是因為知識產權政策和法規的不完善,那么如今局面怎么進行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呢?
什么是網絡知識產權保護?
網絡知識產權是指由數字網絡發展引起的或與其相關的各種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主要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受到《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法律的保護。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就是利用知識產權相關法律來保證權利的行使,保護知識產權不受侵害。主要分為軟件著作權和作品著作權等,其中涉及到文章和外觀設計需要申請專利進行知識產區那保護,如下為您詳細介紹如何進行網絡知識產權保護。
1、網絡著作權保護
依據《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6年版本第二條與第三條表明: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在網絡環境下無法歸于著作權法第三條列舉的作品范圍,但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其他智力創作成果,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網絡知識產權保護。
第三條 網絡服務提供者通過網絡參與他人侵犯著作權行為,或者通過網絡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犯著作權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其與其他行為人或者直接實施侵權行為人的共同侵權責任。
法律確定了網絡傳播的文學作品同樣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為網絡著作權侵權訴訟的勝訴增加了砝碼。當作者依法將其作品上載后,訪問者可以免費閱讀和下載作品,但假冒他人作品,或未經權利人許可,對他人作品進行篡改和消除,則構成侵權行為。但是由于網絡信息很容易被復制篡改,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網絡著作權規范,對網絡作品進行水印等技術保護。
2、網絡專利權保護
網絡專利權保護設計到外觀設計和發明設計等,更應當及時申請網絡知識產權專利保護。依據《專利法》第60條:“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網絡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網絡商標權保護
網絡商標權保護屬于網絡知識產權保護之一,申請注冊以后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及時的注冊也是保護網絡商標的一種手段。依據《商標法》第77條,“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任何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或者舉報。”商標專用權被侵害以后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門舉報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網絡知識產權”信息整理,在網絡時代的大環境下,網絡知識產權信息傳播迅速,我們更應當技術保護自己的創新進行維權,使得他人無法盜用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