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是什么?區塊鏈信息備案業務要求是什么?小編今天帶來了相關問題的解答。我們一起來學習分享。國家一方面倡導區塊鏈技術發展,另一方面進一步規范區塊鏈市場,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國家網信辦于2019年1月10日公布了《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已于2019年2月15日生效施行。對于區塊鏈信息服務實體來說,如何填寫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已達到合規要求,是每家為中國用戶提供區塊鏈服務實體的重要大事。對于區塊鏈信息服務實體來說,因備案流程復雜、審核周期較長,一次性符合要求的填寫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尤為重要。
1.注冊與登錄
訪問備案系統網址https://bcbeian.ifcert.cn/,填寫備案信息前需實名注冊,填寫姓名、手機號、郵箱等信息,并設置密碼。為防止影響備案申請和正常接收通知,請如實填寫注冊信息。注冊成功后可登錄。
2.首次備案信息登記
首次登記備案信息,選擇“備案信息登記”選項,依次填寫主體信息、負責人信息和服務信息,上傳相關附件,并提交。
3.添加和變更備案信息
同一備案主體提供多項區塊鏈信息服務的,可通過“備案信息變更”選項添加多個服務信息,也可對備案信息進行修改。
4.查詢備案審核狀態
通過“備案狀態查詢”選項查看已提交備案申請的審核狀態,如未審核、審核中、審核通過、審核未通過等。審核結束后,備案系統將以短信和郵箱的形式發送通知,備案主體可登錄官網審核結果。審核通過的,將發放備案號。審核未通過的,將說明理由。
5.查詢備案信息
普通用戶可通過輸入主體名稱或備案編號查詢備案信息。
6.咨詢反饋
在備案過程中如有疑問,請咨詢服務郵箱bc_beian@cert.org.cn。
自《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規定》”)出臺以來,引起各界的關注和熱議,如何判斷自身是否屬于備案主體、提交材料類型、格式及內容、備案不通過如何處理等等均亟待監管機構給出詳盡指引,特別是10天的備案期限尤為緊迫。1月28日,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正式上線,相關從業機構通過備案系統(網址:
https://bcbeian.ifcert.cn/)即可按照操作說明準備并提交相應材料完成備案。在備案過程中,有以下要點值得從業人員注意。
根據《規定》,凡是基于區塊鏈技術或者系統,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的,均應當進行備案。故備案主體要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應用區塊鏈技術。對于區塊鏈技術較為“官方”的解釋,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即應用此類技術的企業則滿足備案所需的技術條件。
向公眾提供服務。通過從上述規定及備案系統的要求,未應用區塊鏈技術的企業,如區塊鏈相關課程培訓、區塊鏈媒體、數字貨幣交易所等均不屬于備案對象。《規定》要求的備案主體范圍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提供方、應用運營方和技術提供方三類。
對于上述三類業務,特定的從業機構應當按照以下業務類型進行備案:
基礎設施提供方。主要包括礦池、云挖礦,以及節點在內的業務類型。
應用運營方。主要包括錢包、區塊瀏覽器以及其他類型應用。
技術提供方。主要包括Baas信息和其他信息。在此處特別注意,技術提供方仍應當區分是否實際應用區塊鏈技術,據相關負責人答復,應用區塊鏈技術開發鏈的技術研發機構需要備案,而僅作為錢包的技術輸出方暫時不需備案。
境內外主體
根據備案系統的備案操作說明來看,網站中申請信息備案主要針對大陸主體,但是對于在中國境內從事上述服務的境外主體,即面向中國用戶提供相應服務的境外主體如何備案,相關負責人答復稱近期會在系統中完善境外主體的備案具體要求。
因此,對于境內機構涉及上述業務類型的,毫無疑問應當進行備案;境外主體從事上述業務類型,且面向中國主體提供服務的,也應當按照未來備案系統的要求進行備案。
關聯主體
對于備案主體的關聯方(股東、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等)、團隊人員(高管、技術人員等)的情況,據相關負責人稱暫時按照備案系統要求的信息進行備案即可,如其關聯主體的業務涉及上述備案業務類型的,則同樣按照文件要求單獨備案。
根據備案系統的填報要求,對于基礎設施提供方、應用運營方、技術提供方三類業務主體,除應取得相應的前置審批(如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外,應當提交的材料主要包括:
基礎設施提供方。主要包括所支持的主鏈類型。
應用運營方。錢包信息包括支持主鏈名稱、服務器部署位置、用戶數量、近三月日均交易筆數等;區塊交易查詢瀏覽信息包括URL、年累計訪問量、近三月日均訪問量、服務器IP地址以及服務器部署位置。
技術提供方。其中Baas信息包括服務對象數量、服務對象列舉、是否軟硬件分離、是否具備云服務資質、機房位置等;其他信息包括白皮書以及其他如服務對象數量及列舉,是否開源,源代碼地址等。
另外,對于境外主體提供的運營數據,相關負責人特別提到本次監管審查主要針對的是國內用戶,因此從業機構提供的用戶數據的信息最好區分國內用戶和國外用戶類型。
除上述備案提交的信息外,《規定》要求備案主體應當制定或持有以下文件,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完成合規:
從事的新產品、新應用或新功能安全評估。《規定》要求備案主體應對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報網信辦進行安全評估,根據《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試行)》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網信辦等部門將會通過企業承諾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第三方評價與政府持續監管相結合,實驗室檢測、現場檢查、在線監測、背景調查相結合,對網絡產品和服務及其供應鏈進行網絡安全審查,重點審查網絡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可控性。
內部管理制度,包括用戶管理制度、審核制度、應急處理機制、安全保障制度、信息保存制度等。其中對于用戶信息的保護,應當按照我國《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以及其他對于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出境的監管要求執行,防止出現濫用個人信息、數據泄露或有類似重大風險事件發生;對于應急處理機制,應按照《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規定的緊急事件類型建立相應的預案。
與業務相關的協議,包括用戶協議、隱私政策、及其他與用戶權利和義務相關的公告或聲明等文件。
技術或系統認證情況,包括信息安全技術評級情況、軟件測評情況等。其中,對于信息安全評級情況,根據目前在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領域已生效的法律法規及國家標準,備案主體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等文件要求進行技術等級保護認定。
其他資質要求。備案主體應當按照所從事的業務類型取得必要的許可,如根據相關電信法規持有互聯網資源協作業務的牌照或內容分發網絡(CDN)業務經營許可證。
因此,對于備案主體來說,應當確保運營過程中所控制的數據權屬清晰、合法,滿足網絡安全法規定的合規義務,遵守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規定的報告、備案、評估等義務,如數據跨境傳輸的,還應具備相應的數據出境評估制度。
對于備案結果對企業后續運營的影響,根據相關負責人答復,本次備案主要是對于運營情況真實性和準確性的審核,具體的運營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將由企業作出真實性聲明。如備案通過,則一般20個工作日會公布結果;如果未通過審核,備案主體可通過相應的要求,整改完成之后再次提交。
本次備案要求相關從業機構在業務情況、運營情況、信息審核方面作出詳細披露要求,并且隨著區塊鏈、數字資產領域的監管逐步落地,對于企業來說,如實披露,合規經營才是正道。
(1)如何查詢已備案的區塊鏈企業?
答:登陸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輸入審核通過的區塊鏈企業的主體名稱或者完整的備案編號進行查詢。
(2)已注冊的賬號信息可以修改嗎?比如賬號的郵箱、手機號之類的。
答:目前只能修改密碼,如果需要修改手機號或其他賬戶信息,需要先注銷該賬號,重新注冊一個新賬號。
(3)完成備案后,是否就說明區塊鏈上的數據具有法律效力?
答:第一,備案通過僅說明該企業的經營活動屬于區塊鏈信息服務的業務范疇;第二,該企業根據相關的規定和要求完成了備案,其數據和信息暫無其他法律效力。
(4)如果一個企業,找了一家區塊鏈技術服務公司做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存證的服務,需要備案嗎?
答:根據《規定》,作為區塊鏈技術的開發方和運營方是要備案的,即服務提供方,而作為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使用方則不需備案。
希望大家通過大通天成小編的介紹能對區塊鏈信息備案管理系統是什么?區塊鏈信息備案業務要求是什么?有一個更為深入的認識。如果有其他相關疑問,或者有需要辦理注冊公司,歡迎咨詢大通天成在線客服,也可以撥打我們的電話13391522356,我們有專業人員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