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惠企政策“急轉彎”對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江西省將近年來的惠企政策進行梳理“挖潛”,予以適度延續和完善,于近日出臺32條政策措施。
江西省發改委副主任林彬楊介紹,去年江西省及時出臺的系列惠企政策為企業減負1960億元,為促進實體經濟回暖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全省一季度GDP增長18.4%,增速位居全國第七,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實現較大幅度的恢復性增長,但實體經濟仍面臨成本上升等困難和問題。新出臺的《關于減稅減費減租減息減支32條政策措施》從上述5個方面,給予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真金白銀”的幫扶支持。
在惠企政策延期方面,對2020年底到期的16個減稅文件執行期限延長至2023年底,2個文件延長至2025年底;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期限延長至2022年4月30日;今年繼續實施普惠性穩崗返還政策,對中小微企業返還標準將高于50%。
一些政策惠企力度更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減半征收;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利率標準,從去年“貸款基礎利率的50%”(即1.925個百分點),調整到最高可貼息3個百分點,貼息利率增幅超50%。
為讓小微企業減少非貸款剛需期間的利息支出,靈活使用創業擔保貸款,在以往一年一貸的模式上,江西還將探索允許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授信年度內可以循環貸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