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近日給七大互聯網電視牌照主體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互聯網電視數據采集匯聚工作的通知》(363號文),要求其所轄持有互聯網電視集成牌照的相關播出機構,做好督將互聯網電視全量用戶收視數據真實、完整、長期、實時地采集匯聚到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其中互聯網電視全量用戶數據來源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電視機、互聯網電視機頂盒、互聯網電視客戶端等。文件提供了《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數據對接方案(互聯網電視)》(見后文附件),并要求2021年1月底前完成數據對接工作。
根據《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數據對接方案(互聯網電視)》要求,數據提供方需將用戶和設備數據、媒資數據、收視行為數據等進行采集、脫敏,不得進行數據清洗,須提供本網絡內可采集用戶收視行為的全量數據。同時,要求將采集的用戶收視行為等數據實時地傳輸至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從收視數據進入數據提供方大數據系統到收視數據傳輸至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參考時延不超過60秒(不含網絡傳輸時延)。不具備實時傳輸條件的,應保證當天上午九點將前日全量數據完成傳輸。
以下是通知內容及對接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快推進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建立科學公正收視調查體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廣電總局自主創新建設了基于“全網絡、全樣本、大數據、云計算”的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強化對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的規范管理,培育廣播電視創新發展新動能,促進廣播電視高質量發展。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自運行以來,服務宣傳管理,支撐行業發展,引導節目創作生產優化,提升媒體管理效率,受到各方一致認可與好評。
為了有序開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收視大數據行業統計調查相關工作,請你單位將此通知轉發至所轄持有互聯網電視集成牌照的相關播出機構,并督促其互聯網電視集成服務平臺及其內容提供方等相關單位做好組織工作,抓緊協調資源,將互聯網電視(數據來源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電視機、互聯網電視機頂盒、互聯網電視客戶端等)全量用戶收視數據真實、完整、長期、實時地采集匯聚到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請你單位做好督促和協調工作,于2020年12月21日前將數據對接工作負責人和聯絡人名單告知總局聯系人,并按照數據對接方案(見附件)要求,于2021年1月底前完成數據對接工作。
特此通知。
流媒體網點評:在十四五規劃中,數據首次被納入了新的生產要素,這將對現有的數據市場勢必帶來極大的影響。未來,數據的收集、發布將會越來越規范,而這次總局所下發的363號文,雖是源于總局規劃院的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的完善,但也體現了對于數據管理進一步強化的趨勢。
在目前的電視領域中,有線電視、IPTV的數據擁有方均為國企,在數據的管理上相對可控,而互聯網電視的數據擁有方相對分散.總局這次特地針對互聯網電視的通知,也是為了強化互聯網電視數據的匯聚和管理,先從牌照商處著手,加強對于全量用戶的數據收集,同時也是更好的提升總局對于大屏多渠道數據的完善。
但,互聯網電視現在除了牌照商外,更多的用戶數據掌握在愛優騰、電視機廠家手中,因此對于數據的匯聚來源未來如何有效擴展,如何實施,值得進一步關注。
為推動互聯網電視數據提供方(以下簡稱“數據提供方”)按要求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實現數據對接,真實、完整、長期、實時地采集匯聚互聯網電視用戶收視數據,現擬定方案如下:
1.系統對接
1.1 數據提供方
(1)將用戶和設備數據、媒資數據、收視行為數據等進行采集、脫敏,不得進行數據清洗;
(2)將脫敏后的數據,實時自動發送至廣電總局大數據平臺;
(3)配置安全網關,通過IPsecVPN傳輸方式與廣電總局大數據平臺建立數據通道;
(4)提供本網絡內可采集用戶收視行為的全量數據。
1.2 廣電總局收視大數據平臺
(1)配置安全網關,通過IPsecVPN傳輸方式與數據提供方建立數據通道;
(2)對收視數據進行匯聚、清洗、分析。
2 技術要求
2.1 數據要求
(1)數據提供方數據
(2)用戶和設備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