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全稱為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電子數據交換,是指按照同一規定的一套通用標準格式,將標準的經濟信息,通過通信網絡傳輸,在貿易伙伴的電子計算機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自動處理。使用這種方法,按照商定的標準、格式或協議,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對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商業文件、單證等進行電子化的數據傳送和交換,俗稱“無紙貿易”或“無紙交易”。
EDI不是用戶與用戶之間簡單的數據交換,EDI用戶需要按照國際統一的消息規范發送消息,接收方也需要按照國際統一的消息規范來解析消息。這種在貿易伙伴間通過電子方式傳輸數據,并最終完成經營活動中的供需協調的過程,可以迅速、準確和低成本地在貿易伙伴間傳輸商業單證,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降低整個貿易過程中的紙張消耗和單證處理費用,使貿易過程中的文件和單證實現電子化。
EDI系統由EDI軟件、硬件及通信網絡三個部分組成。EDI軟件主要包括轉換軟件(Mapper)、翻譯軟件(Translator)和通信軟件(Communicator)三個部分。EDI的工作流程大致為:發送方將要發送的數據從信息系統數據庫中提取出來,轉換成平面文件;平面文件被轉換軟件轉換成EDI標準格式;然后由通信軟件把標準格式文件傳給接收方;接收方通信軟件收到傳來的文件后,轉換軟件將其轉換成平面文件;最后接收方將從平面文件中提取出的數據導入到信息系統數據庫中。
EDI的應用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初級階段,是買賣雙方之間傳送訂單、發貨通知或收貨通知等最簡單的報文。EDI的使用,使各公司內部的生產、物料、銷售、運輸等子系統之間可以及時交換數據,各部門協調運作,減少庫存,加快資金周轉,降低成本。EDI是實現供應鏈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特別適合于制造業的供應鏈上各方的信息溝通。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EDI的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其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特點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EDI技術進行數據交換和業務處理。EDI的應用不僅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也促進了貿易的全球化發展。>>>點擊咨詢代辦EDI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