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即日起到年底,本市將開展為期8個月的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大檢查。檢查期間,針對當前網絡銷售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網訂店送”的網絡售藥模式發展較快,為防范第三方平臺管理不到位、互聯網信息服務資格證不齊備等問題,相關單位將采取飛行檢查、重點企業約談等多種措施,壓實第三方平臺和經營企業的主體責任,從源頭上化解風險。
20日上午,市藥監局召開全市藥品醫療器械監管重點工作及質量安全排查部署會。市藥監局副局長王福義表示,近年來,市場對藥品醫療器械產品需求的大幅增加,促進了行業投入、相關產品研發和生產工作快速發展,產業升級迭代。新冠疫情防控期間,醫用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盒、呼吸機,以及預防和治療用藥品、疫苗等藥品和醫療器械產品受到廣泛關注,在救治生命和防止疫情擴散的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創新藥品醫療器械快速應用到臨床中,一些傳統藥品醫療器械產品行業進一步得到市民的認可和重視。同時,北京“兩區”建設也聚焦生物醫藥重點產業的全鏈條開放,新修訂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6月正式施行,這些都將對本市的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此次檢查治理重點包括疫情防控類醫療器械、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網絡銷售醫療器械。包括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呼吸機、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和紅外體溫計等疫情防控醫療器械,特別是應急審批投產、跨界轉產的企業等。此外還將關注歷年監督檢查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和企業和投訴舉報較頻繁的產品和企業。檢查期間,全市各級藥監部門將采取交叉檢查、聯合檢查、委托檢查、“互聯網+監管”等多種形式開展排查治理,以跟蹤檢查、第三方評估等方式組織對重點企業開展“回頭看”。堅持查處違法行為與樹立典型示范相結合,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積極發揮優秀企業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治理體系的完善促進治理能力的提升,帶動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