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龍崗法院就宣判了一起清華大學和小清華幼兒園因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
“清華”商標引爭議?
有網友表示,全國各地有那么多叫清華的有幼兒園,小學,中學,是不是都涉嫌侵權?這些都要成為被告?都要賠錢?
中國商標網數據顯示,清華前前后后申請了262個與“清華”相關的商標,涵蓋學校(教育)、教育、函授課程、教育信息、培訓等多個類別。
早前商標局就已認定清華大學注冊并使用在“學校(教育)、教育、培訓”等服務項目上的“清華”商標是馳名商標。
這就意味著,類似小清華幼兒園這樣的盈利類的教育機構掛名“清華”商標,大概率就存在侵權行為。
被告小清華幼兒園是“深圳小清華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的賬號主體,該公眾號在招生簡章中的“致家長朋友的一封信”上使用了含有“小清華幼兒園”字樣的文字介紹及園區圖片。清華大學提交的被告現場照片也顯示,小清華幼兒園在其辦公樓外墻懸掛了“小清華幼兒園”字樣的招牌。
龍崗法院認為,被告小清華幼兒園的行為侵害了原告清華大學的商標專用權并構成不正當競爭,應承擔停止侵權和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關于賠償數額,該案原告因被告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及被告因其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均難以確定,龍崗法院綜合考慮被告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情節和主觀故意,以及原告請求保護的注冊商標知名度、原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出的合理費用等因素,酌情確定。
清華 VS 小清華幼兒園,誰贏了?
深圳龍崗法院經審理認為: 小清華幼兒園侵害了清華大學的商標專用權,并構成不正當競爭。法院判決,小清華幼兒園應停止侵權,賠償20萬元。
其實這樣的案件并非個例,被起訴的也不只深圳這一家幼兒園,在江西就有“清華幼兒園”、“水木清華幼兒園”被起訴。
清華大學注冊了262件商標,也難逃被各種教育機構、保健品、翻譯公司“傍名牌”蹭名氣。
所以說,商標注冊得再多,也還是有人惦記著。既然商標總有人惦記,那就索性從企業自身出發,多角度增強品牌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