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的區別(哪些企業要進行審計)-外部審計,是指獨立于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以外的國家審計機構所進行的審計,以及獨立執行業務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委托進行的審計。那么哪些企業要進行審計工作呢?公司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有什么區別呢?
外部審計由社會審計機構(即第三方審計公司)對被審計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的合理性、合法性、準確性、真實性和效益性所進行的審查,并對審查結果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1、審計范圍不同。
社會審計的范圍主要是對委托單位內部控制情況的必要調查(也稱為“風險評估和符合性測試”)和年度會計報告相關資料的審核(可稱為“實質性測試”);
政府審計的范圍是國有企、事業單位整個的財務收支或者基建項目;
而內部審計的范圍還包括內部控制的詳細調查和經濟效益的評價等。
2、審計人員不同。
進行社會審計的人員主要是以注冊會計師為主的項目小組或團隊(指大型審計);
政府審計人員是由廳、局領導派出的部門負責人和審計師及外聘的專家(特殊項目除外,如經濟責任審計等);
而內部審計人員一般均為內部審計機構的負責人和在職職(員)工,只有涉及到復雜項目或者是特殊需要才會聘請一些外部的專業人才(如:注冊會計師、稅務師或造價師等);但若涉及到生產經營情況調查和經濟效益審計項目,則還要有“三師”人員參與,即:會計師、經濟師和工程師等。
3、審計目的不同。
社會審計的目的主要是驗證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或財務收支,并對其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和現金流量發表公允性意見,為報表使用者(如:金融機構,各級各類主管部門,包括:工商局、金融辦、銀監會、證監會、科技廳、財政廳和工信局及行業協會等)提供決策依據;
政府審計的目的主要是查錯防弊,對照國家政策,運用審計方法,查出國有企事業單位存在的違法亂紀行為,并進行相應的處罰(如:責令限期繳納應當上繳的款項;責令限期退還被侵占的國有資產;責令限期退還違法所得;責令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其他處理措施[2]),保護國家財產不受侵占,維護國家財經法紀的嚴肅性;
而內部審計的目的則主要是,通過審計和分析評價,如何來加強單位的內部管理、提高核算水平和經濟效益。
1、審計方法基本相同。
不管是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在現場查證中,基本上都要使用審閱、核對、復核、重新計算和統計抽樣等常規的審計方法來發現問題;
2、審計程序大同小異。
常用的順查法和逆查法以及進駐被審計單位前的通知、進駐時的見面會和結束現場后的座談會,這些基本程序也都差不多;
3、審計依據基本接近。
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常用的法規依據一般都有:《會計法》、《會計基礎規范》、《現金管理條例》、《會計準則》和相關的財務、會計制度等。
注意:現在隨著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及政府的功能的改變,很多原屬于內部審計范籌的業務也轉移到的第三方審計,即由注冊會計師事務所來審計,比如內控審計業務、村、鎮級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民營企業及企業集團下屬人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等等。
(1)合約期滿清算審計;
(2)產業調整清算審計;
(3)無法持續經營清算審計;
(4)違法經營清算審計;
(5)企業兼并清算審計;
(6)企業破產清算審計。
以上是關于“公司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的區別(哪些企業要進行審計)”的相關介紹,如果有需要辦理公司外部審計相關的業務,歡迎咨詢大通天成在線客服。大通天成從事公司外部審計,有專業團隊,專業技術人員、專業客服人員和商務人員,秉承“細致、專業、誠信”的服務理念,致力于為企業和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企業管理咨詢服務。從創始至今大通天成已服務10000余家用戶,通過“一地簽約,全國服務”為客戶提供最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