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在現行中國法項下尚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實踐中,“電子商務”多體現為一個商業概念而非法律概念。《百度百科》將電子商務描述為“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lue-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
深入理解和把握電子商務的概念和特征有助于正確理解特定電子商務活動應歸屬于哪類增值電信業務。從不同的角度,電子商務有不同的分類:如經營類電子商務和非經營類電子商務;自營類電子商務(如無印良品www.muji.com.cn)和平臺類電子商務(如淘寶www.taobao.com);境外電商、外資電商、合資電商、內資電商。
近年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中國境內消費者對境外商品的巨大需求引起越來越多境外電商的關注。然而,境外電商向中國境內消費者銷售商品面臨很多現實問題:
首先,很多中國境內消費者對一些境外知名電商聞所未聞;其次,在中國境內訪問境外電商網站速度不快;境外電商大多沒有中文界面,不能滿足中國境內大眾消費者需求;采用外幣計價,中國境內消費者要承擔匯率波動風險;不提供海外直郵,所購境外商品只能通過略顯灰色地帶的“海淘”方式入境;境外電商通常是散件發貨、物流成本高;境外商品入境可能因為關稅、檢驗檢疫、知識產權、標識等問題而不能順利通關;境外電商對入境后商品不能提供高效便捷的退貨等售后服務。
中國對外資開放境內電子商務以及相關增值電信業務經歷了一個漸進并逐步加快的過程。
外資企業進入中國電商市場,ICP許可證的辦理,是頭等大事。
外資企業或者帶有外資入股的電商平臺應取得ICP許可證:目前,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純外資企業是不可以申請ICP 許可證的,外資企業如果想進入電商市場,可以和國內的內資企業進行合作經營。
根據規定:中外合資企業申請 ICP許可證是必須是依法設立的獨立法人公司,法人必須是內資,外資股權占比不得超過 49% 。
外資企業進入中國電商市場,如何申請EDI許可證?
申請條件:
1、經營全國的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的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的,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0萬元人民幣;
2、經營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的,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萬元人民幣。
官方申請流程及時間:
1、項目核準階段,由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核準;
2、外商投資電信業務審定階段,由所在地省級通信管理部門報送工信部,核發《外商投資經營電信業務審定意見書》;
3、外商投資審批階段,由相應等級的商務主管部門,核發《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
4、增值電信業務許可階段,由工信部審批,核發《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外資企業進入中國電商市場,需要辦理進出口權:
以北京為例介紹辦理進出口權的相關信息——北京辦理進出口權(點擊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