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企業價值評估業務,應當根據評估目的、評估對象、價值類型、資料收集等情況,分析收益法、市場法、成本法(資產基礎法)三種基本方法的適用性,選擇評估方法。
對于適合采用不同評估方法進行企業價值評估的,資產評估專業人員應當采用兩種以上評估方法進行評估。
對于企業中的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幾點:
第一、收益現值法
根據其定義來看就是將企業中所評估的資產對象的預期收益價值,來對資產價值進行估算。通常此類方法適用于企業收益中的整體評估及無形資產評估等,而且該方法可以作為一種補充法,來對設備的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的衡量等等。
第二、重置成本法
所謂重置成本法是運用廣泛的一種方法,通常情況下該方法會作為估算資產價值的方法,一般是根據該項資產全新的重置成本,減去累積折舊額,來對資產價值進行評估,是從成本的角度來衡量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
第三、清算價格法
清算價格法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方法,它的適用范圍是法律規定的宣告破產的公司,對于公司股份制改組中并不適用于該方法。若是破產的公司采用清算價格法評估資產,則需要考慮到公司清算時其資產可變現的價值,來進行價值評定重估。
第四、市場比較法
相對而言市場比較法是應用較多的一種資產評估的方法,主要就是因其多根據公開市場上與被評估對象相似的或可比的參照物的價格來確定被評估對象的價格。而且比較中的因素是可以作為衡量資產價值的標桿,一般來說比較因素可分為四大類,即個別因素、交易因素、地域因素和時間因素,若是能夠全面考慮影響價值的因素,將會對資產有著準確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