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信管理局、公安廳(局)、文化廳(局)、新聞出版廣電局、網信辦:
近年來,針對從事網絡直播業務的互聯網信息服務(以下簡稱“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現象多發的問題,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查處、打擊一批違法違規企業。目前,通過網絡直播服務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問題得到了初步遏制,企業履行主體責任的意識、能力有所加強,但仍有部分未經許可非法上線的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傳播有害信息,社會危害較大,群眾反映強烈。為落實《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等相關規定要求,進一步清朗網絡空間,現就加強網絡直播服務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網絡直播服務許可和備案管理工作。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應依法向電信主管部門履行網站ICP備案手續,涉及經營電信業務及互聯網新聞信息、網絡表演、網絡視聽節目直播等業務的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分別向相關部門申請取得電信業務經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網絡文化經營、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等許可,并于直播服務上線30日內按照有關規定到屬地公安機關履行公安備案手續。
互聯網接入服務業務、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內容分發網絡業務(以下簡稱“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不得為未履行ICP備案手續、未取得相關業務許可的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提供網絡接入服務。
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分發平臺(以下簡稱“應用商店”)不得為未履行ICP備案手續、未取得相關業務許可的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提供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以下簡稱“APP”)分發服務。
二、強化網絡直播服務基礎管理工作。各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應按照要求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向各地通信管理局報送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ICP、IP地址、域名等信息。
有關部門將建立違法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黑名單,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應核驗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的ICP、IP地址和域名信息,不得為信息不一致、黑名單中的網絡直播服務網站、APP提供網絡接入服務。
應用商店不得為黑名單中的網絡直播服務APP提供分發服務。
各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應按照要求落實用戶實名制度,加強網絡主播管理,建立主播黑名單制度,健全完善直播內容監看、審查制度和違法有害內容處置措施。
三、組織開展存量違規網絡直播服務清理工作。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應用商店應立即進行全面清查,要求未提供ICP備案手續或者相關業務許可材料的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在兩個月內補充相關材料,兩個月后仍然無法提供相關材料的應停止服務,對拒絕提供相關材料的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立即停止服務。
四、建立健全網絡直播服務監管工作機制。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應嚴格按照許可范圍開展業務,不得利用直播服務制作、復制、發布、傳播法律法規禁止的信息內容。
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應按照要求建立內容審核、信息過濾、投訴舉報處理等相關制度,建立7×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加強技術管控手段建設,按照要求處置網絡直播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記錄直播服務使用者發布內容和日志信息并保存一定期限,對自己不具備存儲能力且不購買存儲服務的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不得提供服務。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依法配合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調查取證,并提供必要的文件、資料和數據。
五、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應用商店未盡到許可、備案手續審核及監管義務造成有害信息傳播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查處。 (轉自互聯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