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收到一個粉絲咨詢,他因為企業急需資金周轉,就在網上申請了好幾筆貸款,但是都沒有通過審核,他說自己征信良好,沒有任何逾期,為什么總是被拒呢?了解了他的各種資料,后來才發現,因為他們企業半年前有過法人變更。
其實除了法人變更外,還有很多常見被拒的原因,都是可以先自己查詢的。
亂申請,容易被拒
各家銀行風控準則不同,因此準入條件千差萬別,很多人病急亂投醫,不篩選就一個一個申請,原本準入的也因為自己申請太多次而被拒。因為申請次數越多,銀行會覺得貸款給你風險越大。其實如果申請前先了解好企業的以下4個基本準入條件,跟貸款產品匹配,就能規避這種被拒的風險。
一納稅評級
納稅評級標準共有A/B/C/D/M級5檔,這個納稅評級是稅務局根據企業的過往納稅情況進行評比的。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銀行都要求A級或B級,例如農行、工行、中行、民生銀行等,但也有一些銀行對此要求不高,還有對C級也可以接受的,例如微眾銀行,華興銀行等,還有M級,建行也可以準入。
二申請人條件
大部分稅貸產品都需要通過法人名義來申請,且通常會對法人有如下幾點要求:
1.年齡:一般要求法人不得超過65歲,有的不得不超60歲,例如建行。
2.占股比例:銀行一般要求法人持股20%以上,有些甚至30%以上。
3.法人變更條件:大部分銀行需要變更一年以上方可申請,有些則不用。
除法人外,也有部分銀行接受通過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來申請,例如華興銀行,郵政銀行等。
三納稅數據
這個納稅數據健康度看幾個方面:1. 0申報稅次數:這個反映了企業經營健康程度,如果企業連續半年0申報或者毫無規律性,反映在銀行風控就會認為企業經營不夠穩定,存在風險,銀行當然就拒絕貸款。
2. 企業銷售額和盈利狀況:如果企業開票環比下降超50%以上的,或者只有增值稅,沒有所得稅,企業不盈利(很多企業中招),有企業增值稅年交近50萬,但由于沒有所得稅,結果原本可以獲得的200萬額度就打水漂了。
3.企業納稅滯納和違章次數:如果存在滯納金未處理完成,基本上都會被拒絕。建議等到處理完以后更新了數據再申請。
四信用數據
信用數據包括企業及企業主的負債、征信及法律責任,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征信逾期:法人或股東申請人征信不存在逾期嚴重的情況。
2.企業已經授信的銀行數:作此限制,是防止企業多頭借貸行為,如農行要求不超3家,建行要求不超2家等。
3.企業的負債比:作此限制,是防止企業過度借貸,如:農行就要求企業負債不要超500萬,華興要求企業信用貸不超200萬等。
4. 法律訴訟:企業或申請人若存在未結案的訴訟糾紛,絕大部分銀行會拒絕申請(無論是被告還是原告)。如已結案,部分銀行會考慮通過,但視乎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
掌握了以上4大準入條件,對達不到條件的要點,在申請前便可以提前規劃修整,未雨綢繆,如及早做申請人的變更、控制授信銀行數等,這樣就可以避開很多坑,讓企業獲得更好的資質。
而且對企業的情況心中有數,也能篩除大部分不符合的貸款產品,輕松地去匹配可申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