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創業者增長飛快,那么對于創業的一些小知識你了解多少?
1、"注冊資本"不等于"實繳資本"更不等同于"公司實力"
從2014年開始,公司注冊資本正式改為認繳制。那么什么是認繳呢?意思就是說股東承諾在某個期限內繳納的資本。你的公司注冊資本為50萬,并不意味著公司現就有固定50萬,同時也不是公司已經給對公銀行賬戶繳納了50萬。只能代表說,公司各股東在承諾的某個時間段內將一億資金存入公司賬戶。
小提醒,如想知道一個公司到底有沒有進行實繳,可以該公司銀行繳款單為準,或驗資報告程序。
2、"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不是"注冊號"?
就拿數字的個數來說,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18位,通常由數字和字母組成。而注冊號是15位,純數字組成。兩者互不沖突,每個企業都擁有唯一的注冊號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小編教你一個區分小技巧:應該都知道營業執照上只顯示其中一個號碼。出現的是15位注冊號的話,那說明企業還沒有辦理“三證合一(或五證合一、多證合一)”。通常注冊號多用于工商內部,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各部門通用。
溫馨提醒:相關要求2017年底要全部完成“五證合一”工作。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即時檢查自己的執照。
3、"企業名稱"不是"永久不變"的?
同一時間,一個企業只能設一個名稱,但不是永久不變的,企業名稱可以進行變更。有相關規定,企業名稱經核準登記注冊后,無特殊原因在1年內不得變更。因某些原因更改名稱的,可按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注冊號尋找相對應企業。
4、"住所"不一定是"實際業務經營地址"
公司的住所指的是公司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但不等于公司實際業務經營地。存在如下情況:如建筑業類的公司;目前已有允許一照多址的特定條件;公司地址發生變化,必須到工商部門做地址變更申請登記。
5、"經營范圍"不一定是"實際經營范圍"或"可以從事的經營范圍"
公司經營范圍不等同于其實際經營范圍,不是說執照中經營范圍里面寫的內容,公司都可以從事,國家限制的除外。也不是說公司具備足夠的資質可以從事所有經營范圍,要看該企業是否取得相關的行政許可或者資質證書了。
6、"法人代表"不一定是"公司股東"或公司"實際控制人"
法定代表人必須在公司就職,可以是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或經理。(監事、公務員、無民事能力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不能當法人)。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股東,但不一定必須是股東,可以是公司實際控制人,也可以不是。
7、"營業期限"不是"房屋租賃期限"
從文字意思上就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營業期限可以變更,同時公司也可以申請注銷,營業期限不受房屋使用期限的限制。
8、發證機關越大就意味著企業"越有實力"?
總有人這么認為,市工商局登記的企業肯定就比縣工商局登記的企業規模大、實力強。其實不然,公司登記的基本原則是按照所在地登記,并不能根據所在地就判斷企業規模及實力。
9、注意區分企業類型!
一般常見的有:自然人獨資,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法人獨資、分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業法人、合伙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
10、領取營業執照后就等于"完成注冊"了嗎?
成功辦理營業執照后,還需進行幾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1、刻制印章、辦理對公銀行賬戶開戶;
2、及時到稅務機關登記報道,并每個月依法納稅申報;
3、及時辦理相關許可證件及資質證書,取得相關許可后方可可開展經營活動;
4、按時公示企業信息,企業年報報送。
上述便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注冊資本"不等于"實繳資本"更不等同于"公司實力"”相關資訊,如有相關疑問直接撥打→13391522356←獲得一對一咨詢服務。如果這樣還不夠,不如嘗試掃碼關注大通天成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