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專精特新申報,是小編關注的重點。通過北京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發布的最新數據我們了解到截至2023年4月底,北京專精特新企業累計認定6031家,占北京市中小企業比例約為2%。累計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88家,占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的11.0%。
一、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概況
截至2023年4月底,北京專精特新企業累計認定6031家,占北京市中小企業比例約為2%。累計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88家,占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的11.0%。
二、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畫像與技術
(一)從業人員
截至2023年2月底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從業人員總數已達528675人,同比增長0.2%。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平均從業人員數89人/每家,全市中小企業平均人員數9人/家。
(二)技術創新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創新能力顯著。在專利布局方面,截至2023年3月底企業累計授權專利總數233533件,環比增長2.4%,占北京市全市中小企業授權專利數的31.6%。企業平均授權專利43件/家,其中累計授權發明專利、外觀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分別為127483件、22695件、83355件,三項占比分別為54.6%、9.7%、35.7%。與2023年2月相比,授權發明專利位列前三位的區域仍為海淀區、朝陽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軟件著作權方面,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累計所獲軟件著作權203691件,環比增長0.9%,平均所獲軟件著作權38件/家,大幅領先北京市中小企業所獲軟件著作權數11件/家的平均水平。
三、北京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
1.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薦采取敞口申報,全年開放,季度認定的方式,每季度首日0:00-末日24:00為一個申報周期。經公告認定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按工商注冊屬地原則自愿登錄培育平臺,參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附件3)和資料清單模板(附件4),根據所在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發布的自薦通知和資料清單要求,如實填報并提交企業相關信息、上傳對應佐證材料。
2.區級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申報、評審、實地抽查和推薦工作,在次季度首月的十個工作日內,向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提交評審結論和符合認定標準的推薦企業名單。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經核驗、公示、公告后,認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示期內,區級主管部門對本區企業的申訴信息進行答疑。
3.研發費用直通車條件認定標準。《實施細則》規定,企業近兩年研發費用總額均值在1000萬元以上可作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直通車的條件之一。擬通過此項直通車條件申報專精特新的創新型中小企業,需提供兩個會計年度(2021年-2022年)的財務審計報告(含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附注等,實際年限不足2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現對中介機構條件、研發費用內容等認定標準做進一步明確要求。
(1)中介機構條件。出具財務審計報告或研發專項審計報告的中介機構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①具備獨立執業資格,成立三年以上,近三年內無不良記錄。
②承擔認定工作當年的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人數占職工全年月平均人數的比例不低于30%,全年月平均在職職工人數在20人以上。
③中介機構負有誠信及合規義務,在審核過程發現中介機構存在為被審計企業編造或偽造事由,出具虛假或不實的審計報告等違法違規情形的,我局將把問題線索移送相關監管部門依法處理。
(2)研發費用內容。經具有上述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財務審計報告中列示研發費用的,提供相應會計年(2021年和2022年)的財務審計報告;未列示研發費用的,需提供經具有上述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包括以下幾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專項審計報告、國高新認定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或依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中研發費用有關要求制定的專項審計報告;財務審計報告中已列示研發費用,但另提供上述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的,可優先采用專項審計報告。
綜上所述,關于北京專精特新申報,截止4月專精特新企業累計認定6031家文章,如果您需要辦理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或者想更多咨詢問題,請聯系大通天成在線客服。也可以撥打我們的電話133915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