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6月底,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拍賣企業879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793家;拍賣分支機構266家,與去年同期持平;注冊執業的拍賣師11812人。
據商務部“全國拍賣統一業務平臺”統計,上半年1-6月份,拍賣總成交額3577.23億元,同比增長23.48%(見圖)。今年上半年,全國各地拍賣活動異常活躍,全行業徹底恢復和超過了疫前的經營水平,各項經營指標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成交額較2019年上半年增長24.37%。其中,一季度,成交額1530.08億元,同比增長69.92%,較2019年同期增長34.12%;二季度成交額2047.15億元,同比增長2.54%,較2019年同期增長17.97%。
2015-2021年 上半年1-6月份拍賣成交額
(單位:億元)
總體來看,全行業一季度、二季度成交額較去年同期持續反彈,但由于一季度基數較大以及增長因素在前期的大量釋放,使得二季度成交額增幅明顯回落;與2019年同期(疫情前)相比,今年一、二季度成交額均呈現增長趨勢,基本判定行業經營已經恢復和超越了疫情前同期水平。
此外,上半年網絡拍賣的持續走強帶動了拍賣成交場次大幅增長,共計成交50486場,同比去年增加8693場,增幅20.8%,較2019年上半年增長了66.06%。
上半年,在全國經濟全面走出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各主要標的成交額同比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其中,房地產拍賣成交582億元,同比增長37.93%;土地使用權拍賣成交1926.97億元,同比增長3.89%;機動車拍賣成交125.43億元,同比增長81.72%,延續了上年同期的高速增長趨勢;農副產品拍賣成交16.72億元,同比增長42.06%;股權債權拍賣成交248.29億元,同比增長34.97%;無形資產成交148.1億元,同比增長7.83%;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務增幅最大,上半年成交額為40.4億元,同比增長531.2%,主要由于去年受疫情影響,春拍延遲,今年的春拍時間恢復正常,導致成交額出現大幅翻升;其他類拍賣業務成交額489.28億元,同比增長131.21%。
房地產、土地使用權拍賣仍然是行業重大業務版塊,其成交額的穩固增長是帶動行業恢復和超過疫情前經營水平的重要原因。
上半年,拍賣業務委托結構保持相對穩定,除金融機構委托業務成交額有所下降外,其他各委托方業務成交額均呈增長態勢。
其中,法院委托拍賣成交245.18億元,同比增長53.15%;政府部門委托拍賣成交2204.75億元,同比增長12.93%;破產清算組委托拍賣成交63.68億元,同比增長89.02%;其他機構委托拍賣成交772.11億元,同比增長60.44%;個人委托拍賣成交102.91億元,同比增長190.79%;金融機構委托拍賣成交188.59億元,同比下降19.45%。
總的來看,上半年政府委托和法院委托業務增長的絕對值較大,增長率較高,對行業整體成交額的提升帶動作用明顯,二者委托拍賣成交額合計達到2449.93億元,占上半年總成交額比重的68.49%,較去年上半年占比下降了近4個百分點,表明上半年行業經營主體結構基本穩定,但結構性調整仍在繼續。上半年,在委托方業務結構中,其他機構和個人委托拍賣成交額均出現大幅增長,剔除藝術品版塊個人委托拍賣增長的因素,兩類委托的大幅增長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市場化業務領域的積極、持續拓展,同時,不排除其他類型社會實體進入行業,帶來了新型業務等原因。
上半年,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交額情況如下:
成交額超過200億元的有6個省(市):河北省、安徽省、福建省、四川省、上海市和山東省;上述6省市拍賣成交共計2212.27億元,占比全國總成交額的61.84%。其中,河北省上半年成交額642.88億元,其土地使用權拍賣占全省成交業務總額的80%以上,連續多年蟬聯各月、各季全國成交額首位。
成交額在100億元至200億元之間的有6個(省、市):上海市、浙江省、湖北省、甘肅省、重慶市和江蘇省;
成交額在5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的有3個省(市):廣東省、北京市和云南省;
從拍賣業務的地域分布來看,主要成交額仍然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及東南沿海等經濟較發達地區,約占行業總業務量的三分之二,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仍較為突出。
從拍賣業務的集中度情況看,具有一定規模且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拍賣企業仍是行業“主力軍”,同時,已形成拍賣業務向重點企業進一步集中的趨勢。
從各區域業務發展趨勢來看,上半年,業務出現負增長的區域主要集中在“老、少、邊、窮”地區,山西、河南、云南、廣西、內蒙古和西藏等地區拍賣成交額同比均出現了不同幅度下降,暴露出企業在市場拓、業務模式和營銷手段創新等方面的短板。
上半年,全國拍賣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5.06億元,同比增長50.64%,較2019年增長24.55%;主營業務利潤同比增長71.18%,較2019年增長78.66%;行業平均傭金率與2019年持平。
總體來看,上半年拍賣行業的平均傭金水平穩中有升,超過2019年上半年疫情前的傭金水平,這是帶動行業整體傭金收入增長的原因之一。
上半年,房地產、土地使用權、機動車及其他門類拍賣業務占比行業傭金總收入的70.51%,是行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房地產及其他門類拍賣業務的傭金收入占比均超過20%,傳統拍賣業務對行業穩定發展起到有效支撐。
此外,農副產品和機動車拍賣業務版塊的傭金率,上半年分別達到5.2%和2.19%,成為行業效益增長亮點。
可以預見,隨著拍賣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來自網絡、科技、文化、電子商務、工程建設等專業領域的實體還將繼續進入拍賣業,開展跨業經營,隨之帶來的還有新的業務資源、服務理念和經營模式,我們在關注新活力、新模式、新增長的同時,也需謹慎關注企業合規與誠信經營,加強政府與行業協會協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