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下稱商標局)2021年度商標集中宣講首場活動在中國(天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舉辦。據悉,此次宣講活動是商標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落地舉措之一,由商標局業務專家和骨干組成的宣講團就創新創業主體關注的商標問題進行講解,累計33萬多人次線上線下共同參與。
記者從宣講活動中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商標局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實施商標品牌戰略,以商標注冊、保護和服務為重點,以地理標志精準扶貧和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為抓手,聚焦審查主業提質增效,工作成效顯著,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商標申請人、注冊人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高。
“十三五”期間,天津市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不斷提升全市商標品牌發展數量、質量和效益,商標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水平迅速提升,建成8個商標業務受理窗口,全市創新創業主體商標意識顯著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效商標注冊量達28.89萬件,比2015年底增長154.40%;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及其他境外商標注冊量達353件,比2015年底增長32.21%。
此次宣講活動中,針對天津創新創業主體關注的商標焦點問題,商標局選派業務專家及骨干重點講述了申請商標注冊的意義、辦理途徑、審查審理流程,聲音商標和顏色組合商標的受理要點及如何選擇商品和服務分類,如何做好商標國際注冊及海外布局,商標駁回復審、撤銷復審、無效宣告等程序的審理標準及評審業務法條適用及注意事項,商標變更、轉讓、續展、使用許可及注銷業務概述等內容,幫助創新創業主體提升對商標這一無形資產的運用、管理和保護能力。
據悉,商標局將持續開展商標集中宣講活動,面向農業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行業和地區量身定制宣講內容,切實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充分滿足社會公眾對商標注冊知識的需求,進一步促進商標局與創新創業主體的溝通與交流,為我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