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遵從度和社會滿意度大幅提高,征納成本明顯降低——
稅收征管改革將突出精確精細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對深入推進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精誠共治,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作出全面部署。3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相關落實舉措。
從合作、合并到合成
“此次中辦、國辦印發的《意見》將推動稅收征管的第三次改革,其特征可概括為‘合成’,是執法、服務、監管的系統優化,是業務流程、制度規范、信息技術、數據要素、崗責體系的一體化融合升級。”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任榮發表示。
《意見》落實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求,不僅專門對大力推行優質高效智能稅費服務作出部署,而且強調寓執法、監管于服務之中,把服務理念有機融入稅收征管各個環節。比如,創新行政執法方式,提高執法的精確度,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在稅務監管領域建立健全納稅繳費信用評價體系,讓守信者健步陽光道,失信者要過獨木橋。
同時,稅收治理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突破。《意見》提出,以發票電子化改革為突破口、以稅收大數據為驅動力,建成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應用效能的智慧稅務,全面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
稅收改革創新從漸進式到體系性集成的突破。《意見》強調,推動稅務執法、服務、監管的理念和方式手段等全方位變革,并提出了一系列開拓性的改革舉措。如到2023年,基本建成“無風險不打擾、有違法要追究、全過程強智控”的稅務執法新體系,實現從經驗式執法向科學精確執法轉變;實現從無差別服務向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服務轉變;實現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精準監管的轉變。
“這就要求新階段新稅務要有新作為,促進稅法遵從度和社會滿意度大幅提高,以及征納成本的明顯降低。”任榮發說。
深化拓展稅收共治
《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精誠共治,要求持續深化拓展稅收共治格局。“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稅收關乎千萬家,涉及方方面面,稅收發展靠大家。”任榮發介紹,《意見》從四個方面提出了拓展稅收共治格局的措施:
首先,部門協作推進改革。如《意見》提出,通過電子發票與財政支付、金融支付和各類單位財務核算系統、電子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銜接,加快推進電子發票無紙化報銷、入賬、歸檔和存儲等。
其次,社會協同相向發力。如《意見》提出,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組織作用,支持第三方按市場化原則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個性化服務,加強對涉稅中介組織的執業監管和行業監管。
再次,司法支持保駕護航。《意見》要求,進一步健全做實公安派駐稅務聯絡機制,實行稅警雙方制度化、信息化、常態化聯合辦案,進一步暢通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銜接工作機制。
此外,國際合作互惠共贏。《意見》要求,強化國際合作,進一步擴大和完善稅收協定網絡,加大跨境涉稅爭議案件協商力度,實施好避免雙重征稅的雙邊協定,為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提供有力的稅收支撐。
近年來,稅務部門推出“首違不罰”清單制度,《意見》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和要求。國家稅務總局總經濟師王道樹表示,稅務總局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貫徹落實。
一方面,對納稅人和繳費人來講,就是在柔性執法當中顯溫度。近日稅務總局將公布第一批包括十項內容在內的全國統一稅務行政處罰“首違不罰”涉稅事項清單。“第一批清單將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后續還將發布其他‘首違不罰’涉稅事項。”王道樹說。
另一方面,貫徹《意見》提出的推進“精確執法”,對稅務人來講,就是在規范執法中顯公正。“稅務總局一直高度重視規范執法,很早就提出‘大限度規范稅務人’,嚴格規范稅務人員的執法行為,切實維護納稅人繳費人的合法權益。只有做到監督有力才能防止執法隨意。”王道樹說。
大數據發揮大作用
去年以來,稅務部門運用稅收大數據在支持疫情防控、開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以及反映經濟運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意見》對稅收大數據運用提出了新的具體明確要求,包括深化稅收大數據共享應用等。
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饒立新介紹,近年來,稅務部門加強對數據資源的深挖細掘、智能分析和融合共享,充分運用大數據提升稅收治理現代化水平,特別是依托信息技術和稅收大數據,大力推行并不斷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范圍。
據悉,目前“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清單已達214項,其中203項可全程網上辦,基本實現了“服務不見面,時刻都在線”。運用稅收大數據,分析經濟運行情況,2020年,各級稅務局形成了2萬多篇有分量、高價值的稅收分析報告,有效服務了各級黨委、政府決策。
“稅務部門將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稅務云征管服務平臺和電子稅務局,嚴格保護納稅人繳費人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同時加強智能化稅收大數據分析,不斷強化稅收大數據在經濟運行研判和社會管理等領域的深層次應用。”饒立新說。
值得關注的是,中央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部署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意見》這次特別強調以納稅人繳費人為中心推進精細服務。“稅務部門將持續提升辦稅繳費服務質效,到2023年基本建成稅費服務新體系。”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韓國榮說。
據悉,這一新體系有四個特點:需求響應更加及時,切實滿足納稅人繳費人稅費服務訴求;服務更加智能化個性化,全面提升12366稅費服務平臺功能,2022年基本實現全國咨詢“一線通答”;稅收營商環境更加優化,逐步減少申報次數和時間;自然人稅費服務體系更加完善,2021年基本實現個人稅費事項掌上辦理。
韓國榮介紹,今年稅務部門連續第8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這是落實《意見》關于“精細服務”的重要體現。比如,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按照國務院部署,延長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延續實施應對疫情部分稅費優惠政策。各地稅務機關在“春風行動”中主動甄別符合優惠政策條件的納稅人繳費人,通過電子稅務局等渠道精準推送、滴灌輔導,讓符合條件的納稅人繳費人應享盡享、直達快享。
“4月份再推出12條便利化改革措施,計劃在7月1日前使80%便民服務措施落實到位,年底前100項措施全部落實到位,讓納稅人繳費人獲得感滿滿。”韓國榮說。
來源: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