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給患者在短時間內診療、處方、用藥、見效的體驗。如何保護好中醫藥科研成果成為中醫藥領域的代表委員們在履職過程中時刻關注的話題,他們積極建言獻策,紛紛為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開“良方”。
“清肺排毒顆粒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首個獲得專利授權的中藥組方,其在全國28個省份廣泛應用,成為疫情防控的有力武器。”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中醫院副院長李延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首先談及中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
作為一名從業三十余年的醫務工作者,李延萍一直關注中醫藥的保護與發展,為強化中醫藥科研成果保護、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出謀劃策。去年全國兩會上,李延萍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強抗疫有效方劑清肺排毒湯知識產權保護的建議。她從構建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保護策略、積極參與國際傳統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等方面入手,建議我國通過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等全方位保護中醫藥科研成果,并積極參與傳統醫藥相關的國際規則制定工作,提升世界各國傳統醫藥知識保護水平,推動我國中醫藥“走出去”。
李延萍告訴記者,這條建議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今年,她又帶來了一份有關中醫藥創新保護的建議。“圍繞‘后疫情’時代如何建立疫情防控長效機制,我國應繼續推進《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立法工作,加大全國中醫藥傳統知識調查工作,掌握中醫藥傳統知識資源狀況并加以保護利用,從而進一步推進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工作。”李延萍表示。
和李延萍一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王階也時刻關注著中醫藥創新和保護,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他提交了一份關于促進和保護中醫藥技術創新發展的提案。
“中醫藥發展到現在依然要有創新,中藥配方顆粒就是其中之一。”王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藥配方顆粒取代了過去漫長的中藥煎煮過程,療效也并不比煎煮中藥差,是未來中藥產業化的發展方向,其知識產權保護應引起重視。他在那份提案中提出了“完善中醫藥產權保護制度,形成高效的知識產權維權保護機制,加大對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的懲處力度”的建議。
提案提交后,王階收到了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書面回復,介紹了該局在完善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維權保護機制、對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的懲處等方面的進展,并表明將認真研究他提出的建議,立足職能,積極配合立法機關做好專利法修改工作,繼續努力推進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這份提案提出后我就接到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電話,與他們多次進行了交流探討。希望通過協商,可以讓政府部門更多了解中醫藥行業的現狀與需求,共同促進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王階說。
作為一名醫生,王階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疫情常態化后人們如何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復發。今年,他帶來的提案是《關于加快中醫醫院院內制劑發展的建議》,依舊關心著中醫藥的創新問題。在他看來,在中醫藥創新發展的過程中,知識產權保護不能缺席。只有讓知識產權所有者享受到發明創新帶來的利好,才能創造出更多有價值的創新成果,進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原文標題:履職故事丨李延萍、王階:織牢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網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