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筆退稅款在關鍵時期幫助公司購買了一桶桶原材料,墊付了很多工人的工資。”提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筆46.6萬元的退稅,西安近代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邱軍武至今感慨。
這家公司主營農藥化肥。今年疫情初期,公司生產停滯、銷路不暢,為保住生產工人不流失,僅發放生活費就達20多萬元。了解到企業困境,西安市高陵區稅務局協調各科室開啟“綠色通道”,很快就為這家公司辦理完增量留抵退稅。
“從申請退稅,到資金到賬,高效率加快了我們恢復生產的步伐。”邱軍武說。
陜西省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劉妮說,一些專門針對疫情防控的減稅降費政策為公司加快恢復技術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撐。“比如,今年一季度,企業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約110萬元,享受階段性社保費減免約30萬元,這兩項稅費就可以支付公司1年的物業費。”
記者采訪發現,為了盡快讓減稅降費落到實處,陜西多地的稅務部門不斷“想法子”“找路子”。西安市深化“互聯網+稅務”,通過“稅企掌上通”等“云端”平臺為納稅人提供便捷的業務辦理;商洛市針對中小微企業,開展“一企一策”納稅輔導;漢中市推出“稅郵合作”,讓熟悉基層的郵遞員變身“稅收達人”加大宣傳力度。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陜西省累計新增減稅降費331.4億元,其中今年新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新增減稅降費181.3億元。
在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的同時,陜西省稅務局還不斷加強與金融機構協作,充分發揮“銀稅互動”作用,將納稅信用這一“無形資產”變為“有形資產”,為企業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持。
陜西環宇勘測設計有限公司為納稅信用A級企業,2019年因購買耗材等,企業流動資金周轉緊張。“在工作人員指導下,通過‘銀稅互動’,我手機操作幾分鐘就獲得了銀行零抵押的信用貸款100多萬元。”企業法人賈軍鋒說,“操作方便、手續簡單、放貸快速,這給企業幫了大忙。”
陜西省稅務局黨委委員、總審計師袁小平說,“銀稅互動”正不斷突出普惠性。截至9月15日,稅務部門今年已為44萬戶中小企業推送相關產品的宣傳鏈接,為5.83萬戶納稅人提供信貸支持250.19億元。
原文標題:落到賬上,甜到心里——陜西中小企業談減稅降費獲得感
文章來源: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