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報表審計的費用及注意事項。當前,會計報表審計作為企業最常規的審計業務,越來越受企業經營者及管理層重視。可以說,通過會計報表審計,能夠審查出會計報表是否真實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成果及財務狀況,并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那么,會計報表審計需要支付多少審計費用呢,會計報表審計的注意事項。本文將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一、會計報表審計費用(費用供參考)
從當前企業開展會計報表審計所需支付的費用行情來看,普通企業尋求會計報表審計服務,費用支出一般在3000-4000元;另外,對于一些規模大、業務復雜的企業來說,它們開展該項審計,費用收取可能會相對高些,大多為6000-8000元。
二、會計報表審計的注意事項
1、其他應收款
在審計過程中發現,有些企業在注冊時,為增加實力,樹立企業所謂的形象,達到工商部門]核準登記注冊的目的,就東拼西湊籌借資金,在賬務處理上有賬有證,有借有貸,可驗資時點-過,企業就采取“瞞天過海”的手法,抽逃資金,借記其他應收款,貸記銀行存款,把其他應收款賬戶當作“避難所”, 從而虛增了資產,虛設了實收資本。
2、存貨中低值易耗品的攤銷
在審計過程中發現,有的單位任意改變已經確定的攤銷會計政策,丟掉-貫性原則,隨心所欲,在一個年度內 ,當經營狀況下滑時,采用五五分攤法,當經營狀況旺盛時,則采用一次性攤銷方法,把攤銷方法變成了企業的“減壓器”。
3、待攤費用
在審計中發現,有的企業把待攤費用賬戶視作其平衡企業經營好壞、盈利水平高低的“調節器”, 任意改變會計確認標準和計量方法,主要表現在: -是將1年內攤銷轉為1年以上;二_是對于已記入賬面的待攤費用不按確定標準計攤,多攤、少攤或不攤;三是應記入當期成本的有關費用卻轉入本科目, 人為降低成本,虛增報表利潤,增加“業績”。
4、在建工程
在審計過程中發現,有的企業領導受短期利益行為的驅動,把本已竣工而不應再列入在建工程成本的利息列入了固定資產成本,把已支付的小型房屋修理費、填土費用也記入在建工程。把在建工程科目視為利潤的“升降器”, 以實現經濟責任目標,巧取企業獎勵和騙取級上信任。
5、長期待攤費用
在審計中發現,有的企業混淆待攤費用1年以上與1年以內和后1年度內分期攤銷界限,根據自身利益的考量,不斷自我轉換,借、貸此增彼減,亂了正常核算秩序,勁了企業財務狀況,把本科目視為調節利潤的“轉換器”, 欺上瞞下。
6、預提費用
在審計中發現,有的企業為其自身利益,有意擴大貸款期,擴大和縮小利率計算,多計、少計銀行利息、租金等,把本科目視為企業調節經濟效益的“遙控器。
7、待處理財產損益
某些企業采取“偷梁換柱”的手法,將待處理財產損益,保留在資產負債表的“其他流動資產”賬戶中。
8、其他應付款
在審計中發現,本科目變成了某些單位為其避稅、轉移收入、截留收入的“蓄水池”。他們采取“偷梁換柱”的手法,把供貨單位的“返利"在本科目中設置“其他戶”、“統戶”、 “暫存戶” 、“費用補貼” , 把多計提的職工工資設法保留在“應付未付”子目中,如此等等。
以上為會計報表審計的費用及注意事項相關介紹。當前,企業開展會計報表審計,有必要對文中介紹內容作具體了解,從而以對會計報表審計相關事項進行初步把握,并與審計機構積極配合推進審計工作實施!